首页

零点看书

书架
39、浅谈古代武侠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浅谈古代武侠

谈论到武侠,我们一定会想到金庸、古龙、梁羽生等著名文人,他们笔下的郭靖、杨过、楚留香等人也是家喻户晓,成为人们诸多谈论的话题。这些人物多以“侠“著称于世而且武功高强,所以他们所属的也就同样被称为武侠了。到底武侠是一种讲述以武行侠故事的类型,曾经有一个作家过“侠“是灵魂,“武“是躯壳;“侠“是目的,“武“是达成“侠“的手段。

很多研究武侠的学者都喜欢花大量笔墨在分辨“侠“的观念上,如果这个问题不研究透彻,到底什么是武侠,武侠又是如何发展而来的,那我们就无从知晓了。

武侠在中国文坛算得上一朵“奇葩“,它以独特的文学形式、风格、题材、命意及专门用语勾勒出一幅有一幅传满传奇色彩的“江湖众生相“;它表彰世上的公平与正义,名正言顺的标榜着“替天行道“,强调着劫富济贫、惩强扶弱;其中更穿插了虚实相生的武功、曲折离奇的情节,娓娓诉着江湖侠士、英雄儿女们可歌可泣的故事。武侠从内容到形式对于中华文化传统血肉相连,通篇都洋溢着中华儿女特有的生命情操。

一本叫做《中国的侠》书中介绍中国文化中可以统称为侠的这一侧面,包括史书、诗文、、戏曲,因此下定义时基本都没有一句古人史书中的记载,更多的是一句了现代人的阅读印象。一本叫做《武侠论》的书中介绍到“最早的武侠,应当是唐代的传奇“他依据《太平广记》所收录的二十五篇“豪侠“来给“侠“下定义;《中国古代侠义研究》主要依据司马迁、班固等史家著作,考察的是古代“侠“的艺术形态。尽管各家的法都颇有道理,可都很难作为武侠的理论基。武侠中“侠“的观念,不是一个历史上客观存在的的实体,而是一种历史记载与文学想象的融合,以及当代社会风貌与文学特的融合。在这种“融合“的趋势和过程中,根本不用给“侠“一个准确的“定义“了。

在我所查阅的古代文学中,“侠“与“游侠“之称屡见不鲜,却没有武侠一词出现过。最早将“武“、“侠“量子相提并论,并且加以联系的人就是战国时代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韩非子.五蠹篇》到:“儒以文犯法,而俠以武犯禁!“所谓的“五蠹“也就是指现代的学者、言谈者、带剑者、串御者、工商者“五类人“而言的。其中“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此时“侠“的观念已经出露端详了。史料中并没有准确地给我们一个定义,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游侠的本质是“救人於厄,振人不贍,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而《游侠列传》中更进一步的勾勒了游侠的精神面貌,“今游侠,气象虽不轨於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以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既已存亡生死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这就有了现代武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历史范本了。

在《游侠列传》中,司马迁为“侠“定义了四种名目,既为“布衣之侠“、“乡曲之侠“、“閭巷之侠“、“匹夫之侠“,表面上看差不多,但是活动的空间略有差异,而且法也不同。综上所述,侠客无论是出身贫富贵贱,但都具有局仁重义,重言诺,轻生死的共同品质。

在网络上查遍资料二十五史中也只有《史记》、《汉书》中有“游侠传“,《后汉书》到《明史》中都不存在“游侠传“了,也就是东汉以后游侠已经没落,不再被人们所重视了。

从《后汉书》起,不是不存在侠客了,而是史家不再为他们作传而已。魏晋南北朝的诗篇、唐代的传记、宋代的话本,其中侠客的形象不少都带有其生活年代的印记,只不过是东汉以后游侠已经不再进入正统史学家的视野之内了。

对于武侠中“武侠“真正的得来,却出处于日本的明治时代后期通俗家押川春浪的《武侠舰队》,然后辗转由旅日文人相继采用流传回国。

但这不意味着中国之前没有类似的出现,相反在唐代武侠已经开始处于萌芽期。从唐代树立了武侠文言题材的典型之后,经过五代到宋朝,武侠没有光大,反而有衰退的迹象。

但是到了明清,武侠题材的又有反弹,这就不能不提《水浒传》了。明朝民间开始流行各种版本的《水浒传》,这也树立了当时白话武侠的一个典型,也开创了我国长篇武侠章回体的一个先河。总体上讲《水浒传》对于现代武侠的影响有五个突出:

一、章回体,而且白话为主,文言辅助。

二、“替天行道“、“打抱不平“为主题思想,主持正义为民请命。

三、表彰先秦游侠精神,不惜以武犯禁。

四、其穿针引线笔法及复式结构为后代尊为典范。

五、江湖人士相互结义、统一取绰号从此开始。

所以《水浒传》在中国武侠发展史上算是处于枢纽地位,而且确有奇峰並插、锦屏对峙之妙。

清代武侠题材的就逐渐开始种类繁多起来,不过大致也可分为三类。

一、具有武侠精神的神魔,代表作有《济公传》。

二、以儿女侠情为题材的,代表作有《儿女英雄传》。

三、侠义公案,代表作有《施公案》、《三侠五义》。

进入民国以后武侠就开始多元化发展,这也不是我们所探讨的范围内了。

对于武侠题材的来讲,作为中国通俗文学传统流派之一,它从形式到内容都与中华文化血肉相连,因此千古以来,尽管历代武侠所要表达的思想、题材、技巧上的不同,都不能离开中国的历史、地理、民俗、文化,也就是离不开“传统“二字。

传统并不以为只一成不变,相反,传统是源远流长,每一代的新鲜血液注入其中,都会补充旧传统中的不足,并且添加新的分子很内容。看今天的当代武侠,古龙、金庸等大师的作品,也都是遵循着中国传统的踪迹前进的,然后再推陈出现,使武侠发扬光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官妖 医神之无敌纵横 圣墟 最强狂兵 恐慌沸腾 三寸人间 武炼巅峰 绝世人妖养成系统 逆天邪神 升迁之路
相关推荐:
媚乱天下一世枭雄方士天书末日之红颜杀我的萝莉老婆破天九变文字兑换器求仙苍穹修灵韩国一九八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