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点看书

书架
第九十三章 玉首铜面(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了十多米,石老头忽然发现身边的空间越来越大,刚下来的时候洞的直径最多不到一米,而眼下已经两米有余了,用手电往下照,发现洞壁是倾斜向下的,越往下越宽,俨然是个上窄下宽的“葫芦状”形状,“葫芦堰?”离渊心中一动,这种倒葫芦形状的地下空间在古时的墓葬很流行,很多人称之为“葫芦堰”,是根据战国时期的墓葬原理反向推倒出的阴阳布局理论。

传闻古代春秋伊始,大周王室衰微,中原的一百多个小国各自为政自给自足,日子过得不亦乐乎,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一些温饱小国的王室开始信服墓葬对于后世子孙甚至国家兴衰的影响,开始盲目的将国兴家旺的希望寄托于王公的墓葬,并不惜花重金聘请一些民间“能人”参与墓葬的设计与建造,不少民间术士因此大发横财,其中不乏一些“国库杀手”级的人物,有不少小国就是因为造大墓导致国库空虚,被其他国家趁机铲平的。

春秋战果早期的王墓,大都是“箱墓”,就是墓室四周直上直下,像箱子一样,整个墓室上方的封土重量全部由墓室中的木质柱子承受,在短时间内,这种设计的确可以聚敛大量的阴气,保证墓主尸身不腐,但时间长了却很容易坍塌,一旦有地震就更不用说了。

到了春秋后期,有能人发明了一种“斗墓”,地上占地面积与“箱墓”差不多,但墓室四壁却是倾斜向下的,整个墓室就像舀米用的“斗”一样,比起“箱墓”而言,“斗墓”的承重设计由柱子变成了木质框架结构,在承重能力、抗腐蚀性与抗震性等诸多方面都有了质的提高,且工程量小造价低廉,除此之外,“斗墓”还有一个“箱墓”所不具备的特点,便是可以借助四壁倾斜的特殊结构让死者怨气得以快速发散,也不知道真的水平超前,还是本着省时省力的初衷误打误撞。

但不论如何,在那个尚无“超度”一说的年代,“散怨”这种优势对于王室宗族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诱惑。此后,劳民伤财的“箱墓”被迅速淘汰,而物美价廉的“斗墓”则一直风靡到了后汉时期,甚至说中原地区的盗墓贼都将自己的行当称之为“倒斗”。

到了后世,随着中原的统一、各朝各代综合国力的提高与生产力、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道术、阴宅风水理论的最终统一,斗墓的设计理念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在道术圈子里,“斗墓”发散怨气这种误打误撞的功能却并未被遗忘,既然上大下小的结构能够发散怨气,那么上小下大的结构能不能封禁冤孽呢?相传唐初,陕西安康曾有一处古墓遭盗,因墓址所在地为聚阴池,故怨魂肆虐无人能治,后来一个叫柴芳的道士在正午时分指点百姓将古墓改造成了一个反向的“斗墓”并在墓底放置了大量属阴的礞石粉,冤孽果然没在出现过,此后又有不少人利用相同的方法治住了冤孽,事实证明,反向的“斗墓”,确实也具有相反的功能。

时至明初,被一些墓葬的风水师改革,称之为‘葫芦堰’,虽说此法没有被证实,但因其工程量很大,所以在具体法事中并没有多少人真正采用,此刻这个地洞,在视觉上是具备“喇叭翁”的结构特征的,而且这种天然形成的“葫芦堰”洞穴在规模上要比人造的“葫芦堰”打出不少,封禁冤孽的效果势必也与那些人工“葫芦堰”有着质的不同。

再者西汉时期的墓局阵术尚不发达,但是将这种级别武官的墓埋在一个一不聚阴二不聚阳的“四不像”地带也是说不通的,况且墓里连个字都不刻也是绝对不正常的,而石老头盗墓也有原则,一般来说忠臣的墓是不盗的,见这墓中毫无有关墓主身份的器物,便启开了棺盖想进一步确认一下,而这一启不要紧,就连这见惯大风大浪的石老头都大吃一惊,现在想想都有些后怕。

“里边是什么?”离渊对此也纳闷,一个,没有任何称号的汉代武将墓,能有什么邪门歪道?在自己印象中,能在墓里下这些邪门歪道的墓只有三种:一,帝陵或王陵;二,类似于被人灭满门的情况;三,深信这些奇术的民间大款。而古代的武官大都是些粗人,不应该有什么闲情雅致在墓里布阵设局啊……

“那个墓里布的空间是什么局,我从来就没见过,我挖过不少汉代墓葬,但从来没见过这种局!”石老头表情愈发神秘,“那藏棺中的尸身,头脚均被人用玉器钉死,脸上带着这样一幅狰狞可怕的青铜面具……虽然不能够判断出阴阳,但就这么个半木半石的破棺材,尸身经历了两千多年竟然一点儿都没烂!棺材从里到外没有半点铁器相隔,但阴气却一点都泄不出去,几千年来的地阴反而被缓缓的吸了进来,聚集于尸身之上,想必就是棺材头尾的玉器钉死在起作用……”石老头说道这块,脸色显得犹自担心,似乎是回忆起这恶劣的事情,思绪也有些凌乱。

开棺之后,石老头的第一反应便是封禁盗洞的气息流动,此时棺中大阴相聚,有活人在现场,这千年不腐的汉代将军,哪怕是外界流通的略许稍微的地气,都可能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到时候不光自己活不了,方圆十里一个活人都别想跑。

为了避免伤及无辜,石老头冒险的取下了汉代将军脸上的青铜面具,更让石老头倒吸一口气的是,那青铜面具下边没有头颅,有的则是一整块淡黄色的毛玉,经过了简单的雕琢,被刻画成了一个人的五官外貌,青铜面具被取下之后,这尸身上聚集的阴煞之气,便有如江河决堤般向四外散去,短短两个小时的功夫,聚集了千年的阴气便已散发殆尽,两千年未烂的尸身也在这两个小时内变成了一具腐尸,也就是在此时,那阴煞之气开始慢慢的腐蚀石老头的右手。

出墓后,石老头便以最快速度将青铜面具用麻布包裹,顺手还从墓室里边带来了清一色的玉块,有大有小,玉块上刻的全是篆字,仿佛刻的很匆忙,看了一个下午后,石老头逐渐看出了一些门道,这些玉块上刻的字不但表明了墓主的身份,更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不过到现在来看已经发现不了什么了,例如那尸身为何会保持千年的不腐,难道单单只是因为那人的五官手脚均被玉器所封的缘故么,还是这诡异莫测的青铜面具。

事后,石老头也去问过当地的老者,不过传言是霍去病北征时候的大将,战死在此地的,谁也无从考证,况且里边除了这面青铜面具,再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石老头说道这里,脸上布满了后悔之色。

“石老身上的阴煞之气已经深入骨髓了,在下作为风水秘法师,自问能够祛除一般的煞气,但是对阁下这种千年郁积的阴煞所伤,实在是无能为力!”方才在外边的时候,离渊已经为石老相过面了,印堂黑紫暗气郁结只恐怕时日无多了,他对此一点办法都没有,不过如果他能够进阶的神识境界,或许能够为他延续点生命,但也只恐是杯水车薪!

“老先生今年贵庚?如此大的年龄也不枉此生了!”知烟在旁边也听出了离渊话中的意思,知道这人能存活的日子不多了,开口安慰的道。

“嘿嘿,女娃娃,我今年才五十岁出头,你看我是不是很老啊!”石老头听到知烟的话,语气苦涩的说道,似是有些不甘。

“什么!”知烟捂着嘴不敢再贸然的开口了,石老头看上去好像八九十岁的样子,形容枯槁,却是只有五十岁的样子,这阴煞之气已经将他的年龄完全的摧毁,他现在就好比在与时间赛跑,别人过一天的功夫,他就好比过了三天,完全是在生命透支!

“对了小兄弟,你是风水师,我说怎么看你觉得不一般……好好,都是江湖的下九流,这样也好,这青铜面具我就送给你,反正也是不祥之物,到时候你给我在美景之地,选一处风水宝地我就知足了。”石老头好像已经看开了,惨笑着道,如同死鱼般的眼睛说道这里,散发着一丝光华。

“老爷子说笑了,你至少还能多活三四年呢,心态如果好的话,多活个十几年也是可以的!”离渊笑着说,“不必过的如此悲观,这些日子跺去转转,省的在这里闷着。”

“谢你的吉言了,今后要是你有哪位兄弟还想要货的都来找我吧,我这些货可都要出手呢,当然除了这些也有别的,过段时间你再来看看吧,要不这些东西全部都会被我带进棺材的。”石老头听到离渊的这些话,心情显得是很好,在一旁笑着说道。

“一定,一定,今天我也就是没带钱,不然会多选几样的,一会有时间再来拜访你。”离渊又寒暄了几句,石老头这里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从墓地里边挖出来的,少数一部分还是稀有的煞刃,这种东西在平常人看来文物古董价值不算是太高,但是在风水众人看来,都是一些无价之宝,很难用金钱来衡量。

石老头这些东西大多都是从墓葬中盗取出来的,这些古玩大多都是珍品,众位可想而知,那些个皇帝大臣们活着的时候地位尊贵。都想着死后在阴间还能继续享受荣华者生前身后的尊荣。

为了那些墓葬里丰厚的随葬品。盗墓这个行业从古至今就没断绝过。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无数盗墓贼铤而走险,掘古墓,至今还存在着一些盗墓世家。这都是有明文记载的。

最后又四散的看了几眼,发觉没有像青铜面具这般特别的古玩,离渊从身上摸出一张软纸包裹着的东西,在知烟石老头的面前,脸上带着微微的笑容,拆开外面的包装,从里面往外拿东西,一根、两根、……金光闪闪,在屋内的桌子上排成一排,赫然是金条!

难怪离渊会这么小心,原来装的是这种东西。石老头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民国时期的东西,是民间流通的一种制式金条,三两一根形状很是规整,一根黑市上折合三四万,在旧上海滩被称为“黄鱼”。当年很多大额交易不是用支票,就是用这种“黄鱼”做为支付手段,很多帮会或组织都是用它在上海滩黑市上买军火、物资、药品。

盗墓贼一般最喜欢这种东西,放在手里既可以保值,又可以很方便的出货变现,但那石老头看见茶几上这些金条,却没有任何的吃惊,只有知烟很兴奋,拿起一根在手中把玩不已。

……………

前文章节的一些修改,加入了一些东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人途 恐慌沸腾 赘婿 明天下 韩三千苏迎夏 绝世人妖养成系统 帝霸 圣墟 超神机械师
相关推荐:
小商河橙红年代机动风暴武神大亨万岁图腾未来融合器火焰天王网游之征途2一世游宋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