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点看书

书架
第131章 fangdao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春佳节,愉快地看看古人怎么吃吧

半夜码字,真是把除夕宴都给消耗光了

嘤嘤嘤

&&&&&&&&&&&&&&&&&&&&&&&&&&&&&&&&&&&&&&&&&&&&&&&&&&&&&&&&&&&&&&&&&&&&&&&&&

古代吃货

唐朝有位位高权重的宰相刘晏,一天,拂晓4点左右,刘晏的车驾上街了。估计这位宰相大人还有点睡眼蒙眬,但味觉却不蒙眬,被街道边饼店飘出来的香味吸引住了。那种饼,叫胡饼,西域传过来的,且闻那香味,“势气腾辉”,热腾腾,香喷喷。

唐朝那时代官吏平民有别,刘晏是朝廷大官吏,不好意思下车去买,于是“使人买之”。刚刚出烤炉的饼,炙手可热,刘晏不敢裸手拿,用袖子包起来,着啃,带着满嘴满脸的饼渣,乐呵呵地对一起等着去上朝的同事们说:“美不可言,美不可言。”

到底这胡饼怎么个好吃法,翻阅《唐语林》,有豪华版胡饼的生动记载:用羊肉一斤,一层一层铺在和好的麦粉当中,“隔中以椒、豉”,是在饼的隔层中夹放椒和豆豉,“润以酥”,用酥油浇灌整个巨无霸饼,然后放入火炉中烤,烤到五成熟的时候取出来吃。麦香、羊肉香、酥油香、椒香和豆豉香,香味喷薄而出,强大得连一代国相也招架不住。

刘晏作为宰相吃路边小食,大为失态,倒也无事。

**********

不过上溯回去半个世纪到武则天时代,一位叫张衡(注:并非东汉科学家张衡)的官员没他幸运了。

张衡是朝廷的四品官员。有一天,张大人退朝回来,经过长安的商业区,路旁饼店一批蒸饼刚出炉,“路旁见蒸饼新熟”,馋得实在不行,心中在做着天人之争:不行,我是国家干部,跟这些个小商小贩交易,岂不是失了国家的体统?

最后,舌尖的*战胜国家的约束,他下马买了几个香喷喷的蒸饼,美滋滋地骑在马上啃起来,“遂市其一,马上食之”。殊不知,张大人的政治前途止于这几个包子馒头了。他好歹是个公众人物,朝廷大员在大街上买蒸饼吃的事情传开来了。专门负责纠风的御史在武则天面前奏了他一本,认为张衡路边买蒸饼吃的行为有违官员行为准则,损害了朝廷高官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武则天也觉得挺丢脸,马上批示:“流外出身,不许入三品”,彻底丧失政治前途。

蒸饼大概是现在的馒头。

**********

《晋书》里面有这么一节

又尝在帝坐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咸未之信。

帝遣问膳夫,乃云:“实用故车脚。”举世伏其明识。

语出《晋书·列传·第九章》

什么意思呢?

说西晋掌管礼乐的官员叫做荀勖(xu),这个人跟皇帝一起吃饭。

吃着吃着他说:这汤头这么老,肯定是经常做工的木头才能煮的出来。大家笑他装逼,皇帝把御厨请来。

御厨回答:这是用旧车脚做的。

**********

会稽王司马道子为朗设盛馔,极江左精肴。食讫,问曰:“关中之食孰若此?”答曰:“皆好,惟盐味小生耳。”既问宰夫,皆如其言。或人杀鸡以食之,既进,朗曰:“此鸡栖恆半露。”检之,皆验。又食鹅肉,知黑白之处。人不信,记而试之,无豪厘之差。时人咸以为知味。

《晋书苻坚载记》

大家看晋书没有小标题的话是。晋书,载记十四

说是苻坚的侄子苻朗,好吃。

会稽王司马道子为苻朗设盛宴,极尽江东的美味。

吃完后,问他说:“关中的菜肴比这个怎么样?”苻朗回答说:“都好,只是盐味还没有十分进去。”后来问厨子,果然都像他说的这样。

有人杀鸡做给他吃,端上来后,苻朗说:“这只鸡栖息时常常一半露天。”察看一下,果然如此。

又吃鹅肉,能知道鹅什么部分长白毛什么部位长黑毛。

有人不信,记下来去试他,结果毫厘不差。

**********

五代十国时期,常州有个叫毛胜的文学家,自号天馋居士,写了篇文章《水族加恩簿》,由于异体字太多不全文摘录了,建议大家看影印版的《全唐文》第8卷。我略摘几个

令咨尔独步王江殊,鼎鼐仙姿,琼瑶绀体。天赋巨美,时称绝佳。宜以流碧郡为灵渊国,追号玉柱仙君。

这个说的是江瑶,一种海蚌,福建一带最多。《闽中海错疏》:“江瑶壳色如淡菜,上锐下平,大者尺许,肉白而韧,柱圆而脆。沙蛤之美在舌,江瑶之美在柱。”

因为此物的后闭壳肌大而圆,称为江瑶柱,味道鲜美,所以毛胜封其为“玉柱仙君”。至于流碧郡,指的当然是大海,而且应该是福建一带的大海,收获“流碧”称号一枚。

复以尔专盘处士甲藏用,素称蠘副,众许蟹师,宜授爽国公圆珍巨美功臣。

复以尔甘黄州甲杖大使咸宜作解蕴中,足材腴妙,螯德充盈,宜授糟邱常侍兼美君。

复以尔解微子形质肖祖,风味专门,咀嚼谩陈,当置下列,宜授尔郎黄少相。

我先卖个关子,苏轼《艾子杂说》里面提到

艾子行于海上,初见蝤蛑,继见螃蟹及彭越,形皆相似而体愈小,因叹曰:“何一蟹不如一蟹也”

这里提到的三位官员分别是蝤蛑,螃蟹和彭越,蝤蛑(u)是梭子蟹,体型大,号称“八月蝤蛑抵只鸡”,螃蟹大家都知道,彭越在土话中发音近似“彭鸡”,是一种小型的蟹,油炸风味极佳,艾玛,又想起了我的童年,那时候一言不和去抓彭越。。。。毛大吃货真是太具有幽默细胞了,“螯德充盈”这种词都能想出来。

令惟尔清臣,销酲引兴,鳞鬣之乡,宜授橙齑录事守招贤使使者,

令珍曹必用郎中时充,铛材本美,妙位无高,宜授诸衙效死军使持节雅州诸军事。

令惟尔白圭夫子,貌则清瞿,材极美俊,宜授骨鲠卿。

这三分别是鲈鱼,鲥鱼,鲚鱼。古人喜吃鱼片,比如王昌龄吃完便吟了两句诗“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鲙橙齑”,而鲈鱼鳞少肉嫩,是做鱼片的佳品,配上橙子捣成的果酱“橙齑”,想必是人间美味,怪不得要授官“橙齑录事守招贤使使者”。鲥鱼和鲚鱼都是长江下游的特产鱼类,鲥鱼鱼身银白,肥嫩鲜美,所以说“铛材本美”,铛是锅的意思。为何说鲚鱼“清瞿”呢?看下图凤鲚

这鱼瘦啊,骨头多,所以封官“骨鲠卿”

令长尾先生,惟吴越人以谓用先生治酱,华夏无敌,宜授典酱大夫仙衣使者。

这说的是鲎,为啥叫长尾先生呢?

用鲎的卵做的酱极为鲜美,故而称“典酱大夫”。

以尔缩项仙人,鬼腹星鳞,道亨襄汉,宜授槎头刺史。

这是鳊鱼,见下图

因为脖子短,所以叫“缩项仙人”,“槎头刺史”

以尔管统,省象菜伯,可备煎和,宜授长白侯同盘司箸局平章事。

这是葱,看这官名,“长白侯同盘司箸局平章事”,断句帮乃们断好了,长白侯不用说了,葱不是又长又白么,同xx平章事需要一点历史知识了,宋朝的有官职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门下是政务中枢,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意思是和中书省,门下省一起处理政务,相当于宰相。这回毛大吃货把“中书门下”给换成了“盘司箸局”,这是饭桌啊,调味料确实顿顿不可少,当得此大官。

令合州刺史仲扃,重负双宅,闭藏不发,既命之为含津令,升之为悫诚君矣。

这说的是蛤蜊,因为它有滋阴生津的功效,故而任命为“含津令”。

申洁苍皮瘾疹,矮股跳梁。申洁宜授济馋都护行水乐令。

**********

「《晋书》记载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

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这是辛弃疾“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里的季鹰啦~

张翰不是么~“还做啥官啊!正是吃鲈鱼脍的好时节啊,赶紧打包行李回家high啦~”

装作想要归隐的样子,尼玛其实是嘴馋了好么!!

**********

还有可能是被撑死的超级苦逼的杜甫杜工部先生啊

虽然一辈子坎坷的不得了,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是也是挺吃的~

一首《与鄠县源大少府宴渼陂》中有诗句:“饭抄云子白,瓜嚼水精寒。”

据《旧唐书》记载,说杜甫“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

唉,这说明,话不能乱说,其实饭也是不能乱吃啊

**********

说到吃货,不得不提张岱。《陶庵梦忆》一本书追忆自己从前的奢靡生活,写得如梦似幻。

仅一篇《蟹会》,已经足够让人看得口水直流:

食品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为蚶、为河蟹。河蟹至十月与稻梁俱肥,壳如盘大,坟起,而紫螯巨如拳,小脚肉出,油油如螾愆。掀其壳,膏腻堆积,如玉脂珀屑,团结不散,甘腴虽八珍不及。一到十月,余与友人兄弟辈立蟹会,期于午后至,煮蟹食之,人六只,恐冷腥,迭番煮之。从以肥腊鸭、牛**酪。醉蚶如琥珀,以鸭汁煮白菜如玉版。果瓜以谢橘、以风栗、以风菱。饮以玉壶冰,蔬以兵坑笋,饭以新余杭白,漱以兰雪茶。由今思之,真如天厨仙供,酒醉饭饱,惭愧惭愧。

**********(83中文 .8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升迁之路 人途 官妖 武破九荒 帝霸 武炼巅峰 韩三千苏迎夏 明天下 逆天邪神 修罗武神
相关推荐:
执凰书主厨先生和他的男人控股汉朝穿越之未来农场主逆袭之旅后妈捡到大魔王快穿之小说改良师神话天书南北杂货久爱封喉1晚安,总裁先生!